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电子

电子西街3号生产力大厦

邮编:710065

电话:029-81779380

029-81779380转802


箱:xatqkc@163.com



从纸质到线上,一次破解土地承包信息勘误纠错难题的实践

发布日期:(2025/7/10)   点击次数:195


从纸质到线上,一次破解土地承包信息勘误纠错难题的实践


随着我国第二轮土地承包陆续到期,各地正稳步推进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工作。这项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其中,如何高效、准确地完成承包信息的核对确认,是项目推进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难点。

近期,我公司在某县第二轮土地承包项目中,一个围绕提质增效展开的数字化实践,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 传统模式的困境:时间和人力的双重考验

该县的试点涉及几千户承包方。按照传统的工作流程,信息核验通常分三步走:

1. 制表与打印: 工作人员需根据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库,为每一户农户制作并打印纸质的《摸底调查表》。

2. 下发与组织: 将数千份表格分发至各村委会。

3. 线下集中核对: 由村干部召集农户,在指定时间到村委会现场进行信息的核对、勘误和签字确认。


这种模式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不少挑战:首先是工作量巨大,打印、分发、回收整理表格耗时耗力;其次,农户(尤其是外出务工人员)不一定能按时到场,导致勘误纠错周期被拉长。

二、 新思路的探索:将勘误纠错工作搬到线上

为应对上述挑战,该项目团队联合研发中心开发了一套数字化解决方案。其核心思路:用一个线上系统,替代传统的线下纸质勘误信息收集工作。

这个方案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调查表的自动化生成

在项目前期,一个数据处理工具被开发出来。它可以自动读取原有的mdb数据库文件和地块的shape格式数据,按照既定模板,快速、批量为承包方生成了标准格式的《摸底调查表》电子文档。这为后续的线上核验,准备好了准确、统一的数据基础。

第二部分:土地承包信息勘误纠错线上平台

这是整个解决方案的核心。通个开发轻量化网站呈现相关信息,其操作流程,充分考虑了农村用户的使用习惯:


1. 登录简单: 农户不需要下载任何应用,只需通过手机访问一个指定网址,输入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能登录,查看自家专属的承包信息。

2. 信息清晰: 登录后,页面会清晰展示《摸底调查表》的全部内容,包括家庭成员、地块详情、合同信息等,方便农户随时随地进行核对。

3. 在线反馈: 如果发现信息有出入,农户可以直接在页面的留言框里写下问题并提交。技术人员的后台能立刻收到这些反馈。

4. 精准修正: 收到问题后,后台技术人员会根据农户预留的联系方式,主动进行一对一沟通,确认并修正错误信息,避免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

5. 信息确认: 信息核对无误后,即可完成确认。整个过程都有记录,便于追溯和管理。

  

三、 实践带来的变化

这套线上勘误纠错模式的引入,给项目工作带来了几个直观的改变:

l 效率提升: 省去了大量线下组织和等待的时间,将原本可能需要数周才能完成的勘误纠错工作,极大缩短了周期,为后续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

l 成本降低: 减少了纸张、打印和交通等方面的物料与人力成本。

l 便利于民: 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信息核对,特别是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不便的难题。

l 过程可控: 项目管理方可以通过系统后台,实时掌握全村的核验进度、问题反馈统计等,实现了对项目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结语

该项目的实践表明,面对传统测绘生产及相关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普遍性难题,一些看似简单的、有针对性的数字化工具,往往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它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问题,优化了流程。这种从一线实际需求出发,用技术手段为基层工作减负、提效的探索,或许能为更多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一个值得借鉴的思路。

员工供稿:研发中心

上一篇:困局与破局: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高标准农田建设 下一篇:你的每一次努力,都将被看见 | 解锁天穹人的“增长通关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