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整治到全域综合整治:解锁国土空间变革密码发布日期:(2025/2/24) 点击次数:353 |
|
从土地整治到全域综合整治:解锁国土空间变革密码 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的要求,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综合性措施。
全域综合整治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全要素进行系统整合、整体修复、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对闲置、低效、破碎的各类资源进行统筹优化和系统治理。
土地整治与全域综合整治虽有所不同但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相通 1、优化土地利用:土地整治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等。全域综合整治也将优化土地利用格局作为重要目标,致力于解决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等问题,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配置。 2、保护耕地资源:两者都把保护耕地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实施耕地集中连片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3、改善生态环境:土地整治会通过对土地的合理开发和整理进行农田生态建设等工作。全域综合整治则更强调对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全要素进行生态修复,更全面地致力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打造生态良好的国土空间。 4、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土地整治可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全域综合整治不仅关注农村,还涵盖城镇等区域,通过对各类用地的整治和产业的合理布局,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二、内容交叉 1、农用地整治方面:土地整治中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包括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田质量等。全域综合整治也将农用地整治作为重要内容,实施耕地集中连片整治,探索推进“林耕置换”“多田套合”等综合整治方式。 2、建设用地整治方面:土地整治会对农村建设用地和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进行整治,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全域综合整治同样涉及村庄用地整治、产业用地增效等工作,推进城镇低效用地整治和农村闲置宅基地改革等。 三、方法与技术共用 1、规划引领方面:土地整治需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等科学规划来确定整治目标和方向。全域综合整治同样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强调健全县镇村规划体系,推动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精准落地实施。 2、工程技术手段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两者都会运用到土地平整工程、灌溉排水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相同或相似的工程技术措施,来实现土地的整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相互促进与支撑 1、土地整治是全域综合整治的基础:土地整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全域综合整治的开展提供了实践基础和技术支撑。土地整治在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等方面的成熟做法和模式,可以为全域综合整治在这些领域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2、全域综合整治推动土地整治深化:全域综合整治从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出发,将土地整治纳入一个更大的体系中进行统筹考虑,能够为土地整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全面的政策支持,推动土地整治向更高水平、更综合的方向发展。 从土地整治迈向全域综合整治,绝非简单的概念更迭,而是一场理念与实践的全面升华。在整治范围上,全域综合整治突破了土地整治相对单一的土地范畴,从区域整体视角进行统筹规划;在目标体系上,全域综合整治实现了从单纯土地利用目标向经济、社会、生态多目标协同的转变,实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从实施方式来看,全域综合整治强调多部门协同、多要素联动、多主体参与,它打破了土地整治中部门间相对独立的工作模式。这种升华,是对土地整治的继承与创新,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治理从局部、单一的治理模式向全面、系统、综合的治理模式转变,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撑。 员工供稿:规划设计部 |
|
上一篇:新年新气象 签约启新程 | 下一篇:《蟠龙煤炭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4年12月24日延安市自然资源局 |